T先生是缅甸享有盛誉的企业家和慈善家,多次捐款兴建寺庙、桥梁、学校、养老院等,并多次被国内外媒体报道。然而,面对重病,他同样脆弱。2014年1月,他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(MND,又称ALS)。确诊后,他先后在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泰国接受治疗,但病情均未见明显好转。
患者家属于2017年1月咨询我院干细胞治疗科。我院医疗专家团队于2017年3月前往患者所在陆军医院,进行了四次生物治疗,作为第一轮治疗。此后,患者症状明显改善,病情得到控制。患者于2017年7月接受第二轮治疗。
治疗前状况(第一个疗程之前)
• 患者呼吸困难;舌肌萎缩,不能伸到口外;言语模糊、迟钝;经常流口水,不能吞咽。
• 流质食物需经PEG管喂养,固体食物经口喂养有困难。每餐需30分钟,不能用嘴喝水,否则容易呛到。
• 肌肉力量弱,上肢不能抬起,双手不能握住或抓住东西,手指不能屈伸,腿不能活动、屈伸,双脚踮起。
• 四肢冰冷,四肢肌肉萎缩严重,大鱼际、小鱼际、掌侧骨间肌、上肢、肩胛肌、小腿肌肉萎缩明显。
• 全身僵硬、易疲劳、精神状态不佳、睡眠质量差。
干细胞治疗第二疗程(2017年7月)
• 呼吸更顺畅,平躺状态下可短时间(约3分钟)不依赖呼吸机自主呼吸。舌肌再生平整,可自由伸出口外及缩回舌头,言语清晰流利。
• 吞咽顺畅,进餐时间缩短至15分钟;能轻松喝水,不呛水,减少唾液和流口水;
• 上肢能自由抬起,腕部肌肉力量增强,手指灵活,能弯曲;下肢能屈伸,双脚能平着地,动作灵活;
• 感觉四肢温暖;手指、掌侧骨间肌、鱼际肌肌肉再生、饱满;
• 身体僵硬、紧绷感消失,睡眠质量更好,精神状态好,血压、血糖得到良好控制,无需服用任何药物。
• 呼吸:患者克服了巨大的心理障碍,在主治医生的不断鼓励和悉心指导下,鼓起勇气主动停止使用呼吸机。这一勇敢举动显著延长了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,目前已能持续整整1.25小时。同时,患者肺部炎症也显著减轻,表明呼吸系统健康状况正在好转。这一改善不仅增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,也标志着其朝着呼吸功能全面康复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• 吞咽:术后,患者的情绪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患者现在情绪愉悦,食欲也随之增加。功能方面,患者的口腔运动技能也取得了显著进步。咀嚼时能够紧闭双唇,这证明了肌肉控制能力的提高。患者在口服食物时表现出强劲的咀嚼能力,突出了咀嚼肌的力量和协调性。此外,患者的吞咽功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。口服饮水变得更加安全,窒息风险显著降低,这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
• 四肢:足部按摩过程中,神经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。当足部感到疼痛时,患者能够本能地灵活地回缩足部,表明反射弧已恢复。对比手术前后足部肌张力,肌张力明显降低。肌肉张力的降低不仅缓解了身体不适,也意味着肌肉活动更加规律。术后,患者明显感到身体放松,感觉身体轻盈了许多。最重要的是,足部肌张力恢复正常,使双脚能够平放,这对于正常的步态和平衡至关重要,也代表着迈向完全恢复活动能力的重要一步。
• 外周循环:术中通过综合疗法,结合腹部、上肢和下肢的穴位按摩和艾灸,患者的外周循环得到显著改善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患者下肢的外周循环在术后取得了显著改善。术后四肢的温热感均显著增强。这种增强的循环对于向四肢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至关重要,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整体康复,并有助于缓解因循环不良引起的不适,从而提高生活质量。
• 整体康复:患者遵照医嘱,坚持不懈地进行日常康复训练,这种付出得到了多方面的回报。患者的精神状态良好,充满积极性和韧性。睡眠质量虽然略有改善,但仍朝着良好的方向迈出了一步。最重要的是,患者的自信心得到了显著增强。这种新的自信不仅有助于身体康复,也使患者能够以乐观和坚定的态度迎接未来康复的挑战。
展望未来,患者目前的积极进展充满希望。在接下来的几周里,随着持续的康复训练,呼吸功能有望进一步改善,实现更长时间的独立呼吸。吞咽功能有望完全恢复,从而能够进行更加多样化的饮食。肢体力量有望继续增强,从而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。随着自信心的增强,患者将更有动力地踏上康复之路。